村民阿某和達某,房屋相鄰,兩個鄰居卻因為矛盾糾紛,鬧上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市人民法院阿拉哈克人民法庭,法官搭建心靈橋梁,訴源治理,終修得兩個好鄰居和好如初。
2023 年冬季,達某因覺得村里房屋寒冷,便前往別處居住,把村里的房子一鎖了之。然而在冬季嚴寒的天氣下,自來水管道保溫措施不足,發生破裂,并給鄰居阿某的房屋造成了損害。阿某認為,達某對其房屋內的設施負有管理和維護的責任,其損失是達某未妥善保溫自家自來水管道導致的,故而要求達某予以賠償。村委會多次組織調解,卻始終無果,于是阿某將達某訴至法院。
在阿某向法院提起訴訟以主張自身權益的過程中,阿拉哈克人民法庭秉持著楓橋經驗的原則,以訴源治理為出發點,決定暫不急于立案。
法院首先積極與阿某和達某所提及的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和對接,旨在全面了解案件的來龍去脈以及前期的調解情況。同時,迅速行動,將工作重點放在與案件緊密相關的村委會的對接上。阿某房屋墻體出現裂縫這一損害結果,究竟是不是由達某未能妥善處理自家自來水管道保暖的行為所直接導致的,需要進行深入的分析和嚴謹的判斷。
法庭的法官在村委會了解了具體案情后,積極主動地聯系了達某,試圖深入了解具體的情況。達某在接到法官的電話后,情緒顯得異常激動,表現出極大的抵觸情緒,堅決不愿意通過溝通和調解的方式來解決與阿某之間的矛盾。達某還為自己的回避行為找借口,聲稱自來水公司也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但實際上,達某這種將責任一味推給他人的做法,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最終,在法官的再三溝通下,達某承認自己的錯誤,還說出了自己解決此糾紛的想法。他表示,在此事故發生前,自己跟鄰居阿某關系甚好。他同意維修好阿某的房屋,并且在事情完成后,希望法院能出具一份關于此次糾紛解決的調解完畢協議。
在法院的見證下,案件雙方最終握手言和。阿某對達某愿意承擔責任并積極解決問題的態度,表示了認可和感謝,也表示愿意在維修過程中給予必要的配合和協助。雙方都意識到,鄰里之間的和睦關系遠比一時的糾紛和矛盾重要得多。
法官說法
楓橋經驗強調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在這樣的鄰里糾紛中,楓橋經驗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它促使各方積極參與調解,充分調動基層組織和群眾的力量,形成共同解決問題的合力。通過楓橋經驗的應用,可以提高糾紛解決的效率,降低解決成本,避免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同時,楓橋經驗注重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的產生,加強鄰里之間的溝通和理解,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這種經驗的推廣和運用,有助于營造一個友善、互助、和睦的社會環境,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人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