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1vrtz"></address>
<address id="1vrtz"><nobr id="1vrtz"><meter id="1vrtz"></meter></nobr></address>

<noframes id="1vrtz">
<noframes id="1vrtz"><form id="1vrtz"><th id="1vrtz"></th></form>

<address id="1vrtz"></address>

        北京倡信律師事務所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務
        咨詢熱線15210796290
        當前所在位置 : 首頁 > 經典案例

        親戚2萬元的借貸,一直不還,告到法院馬上還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齊力共斷金,當法律與親情發生碰撞時,親人之間更需要互相幫助和理解。近日,吉林省敦化市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使得雙方消除嫌隙,重續親情。

          原告王某系被告張某的嬸嬸,2019年,王某通過微信轉賬的形式,向張某轉賬累計20000元,二人未簽訂書面的借款合同,僅口頭約定還款時間。借款到期后,張某一直未給付,王某無奈將張某訴至法院。

          承辦法官仔細查閱卷宗后,發現案件事實清楚,為避免雙方的矛盾更加激化,詢問雙方當事人是否同意以調解的方式解決。王某表示雙方是親戚,多年來相處友好,這次起訴純屬是迫于無奈,希望在法院的主持下雙方達成調解,免得傷害雙方的親屬關系。張某表示同意償還借款,只是因王某曾向其主張過高的利息,希望法官組織調解。

          在調解過程中,承辦法官本著公平、公正、以和為貴的原則,從情、理、法多角度,對雙方當事人進行了耐心勸導、明法析理,促使雙方互諒互讓。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被告張某當庭一次性支付原告王某借款本金20000元,原告王某放棄利息主張,該起糾紛圓滿解決。

          法官審理案子,不僅要追求個案的公平正義,更要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找到最適合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案結事了。本案中,承辦法官考慮到兩人之間的親屬關系,耐心做好調解工作,最終雙方既能化解矛盾,也護住了兩家人的親情。


        聲明: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利于普法之目的。本網部分內容可能涉及轉載或摘錄于網絡,但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用途。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經本網核實后將會第一時間做刪除處理。
        上一篇:土地租賃起糾紛 耐心調解續親情
        放荡的女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