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1vrtz"></address>
<address id="1vrtz"><nobr id="1vrtz"><meter id="1vrtz"></meter></nobr></address>

<noframes id="1vrtz">
<noframes id="1vrtz"><form id="1vrtz"><th id="1vrtz"></th></form>

<address id="1vrtz"></address>

        北京倡信律師事務所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務
        咨詢熱線15210796290
        當前所在位置 : 首頁 > 經典案例

        第三者不當得利45萬被判返還的案例

        西安市碑林區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23)陜0103民初10908號

        原告:王某某

        被告:楊某

        原告王某某訴被告楊某不當得利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及被告楊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某訴稱:2016年6月左右,原、被告因工作關系相識,原告覺得被告業務能力較強,后在組織商業演出時偶爾會聯系被告作為活動主持。2023年4月27日,原告聯系被告為彬州市某酒莊的開業商演活動擔任主持,雙方口頭約定出場費為7400元(含演藝人員報酬)。當日,原告通過微信向被告支付定金2400元。4月30日凌晨,在彬州市藍波灣1號酒店原告通過微信將剩余的5000元轉給被告,被告當時未收款。當晚原告因飲酒過量,意識不是特別清醒,向被告支付了5000元后以為僅支付了500元,所以在被告的要求下又向被告轉賬4500元。當時因微信顯示余額不足,原告便通過其中國建設銀行APP向被告轉賬,轉賬操作需輸入銀行賬戶信息,原告出于對被告的信任,且因意識不清,就將手機交給被告,被告輸入了自己的銀行賬戶信息(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陜西省分行西安XXX支行,戶名:楊某,賬號:XXXXXXXXXXX********)和轉賬金額,被告輸入完成后,原告輸入密碼后該款項成功轉入被告賬戶。4月30日早晨6時許,原告清醒后發現其中國建設銀行賬戶(開戶行:中國建設銀行XX市支行戶名:王某某,賬號:XXXXXXXX********)轉出金額為45萬元,而非4500元。原告當即意識到系被告將轉賬金額輸入錯誤導致,隨后多次撥打了被告電話和微信語音通話,但一直無法聯系被告,原告又給被告微信留言,讓被告看到后及時回復。不久后被告通過微信回復原告,承認轉賬金額有誤,并承諾隨后通過銀行網點將45萬元轉給原告。4月30日商演2小時結束后,被告離開彬州市,并將原告通過微信轉出的5000元確認收款。后原告多次聯系被告,要求被告返還45萬元,但被告一直以各種理由推諉。原告無奈向彬州市XX局報案,被告到案后對于轉款45萬元的事實認可,但拒不退還。彬州市XX局以該案屬于民事糾紛,讓原告通過民事訴訟途徑解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條規定,被告明知其沒有法律依據獲得該筆款項,原告因此損失了45萬元,且原告的損失與被告的取得利益之間具有直接因果關系,被告的行為構成不當得利,且原告的該筆款項,系生意周轉資金,被告如果拒不退還造成原告的損失,被告除應當返還原告的這45萬元,還應當賠償原告的損失。現請求:1、被告返還原告450000元;2、本案訴訟費、保全費由被告承擔。

        被告楊某辯稱:2016年6月其與原告因工作相識。2023年4月27日原告給其打電話讓去彬州主持活動,當時雙方微信約定報酬為7400元。當日下午原告通過微信向其轉賬2400元,4月30日凌晨2:00左右,原告通過微信向其轉賬活動尾款5000元,至此演出費用已經結清。2:30分左右,原告在彬州市XX酒店XX房間強行與其發生性關系。3:00左右,原告為了阻止其報案,答應向其轉賬45萬元作為補償,3:10分原告通過建設銀行賬戶向其工商銀行賬戶轉賬45萬元,3:20左右原告對其實施第二次強奸,并承諾和其結婚和過戶房產。凌晨4:00左右,原告對其實施第三次強奸行為。4:30至4:40左右原告離開酒店房間,大約兩個小時后原告回到酒店房間,給其說轉款賬戶系原告和姐姐的監管賬戶,讓其將款項原路轉回,之后對其進行彌補,將房產進行過戶。因當時其還未完全清醒,打開手機銀行進行操作,原告在其旁邊,看到其銀行卡每日轉賬上限是5000元,隨即要求其微信說明以讓原告姐姐放心。原告讓其打字輸入“演出費轉錯了,銀行卡又限額,改天回西安去銀行柜臺辦理轉回”,因為其太困,遂將手機給了原告,讓原告自己輸入,原告輸入“那會睡著了,我才看到,轉錯了,銀行卡轉不過來,需要U頓,過期了,只能忙完去網點轉”。隨后原告用自己手機回復“嗯嗯,謝謝”。大概7點左右,原告第四次與其強行發生性行為,7:30左右原告離開。后原告一直以正常情侶關系和其聊天,5月1日其詢問原告何時結婚,原告表示可以結婚,會對其負責。5月3日晚7點左右,原告微信要求其將45萬元盡快轉回,其指責原告欺騙,原告堅持表示會對其負責,并且微信語音表示結婚以后,一切都歸其所有,錢轉回去一切都好說。5月4日中午11:30左右,原告繼續在微信上催其盡快轉賬,并表示不轉就要報警處理,此時其意識到被騙,5月5日下午5:00左右其前往彬州市XX局報案,從5月5日晚7點做筆錄至當晚11:30左右,隨后讓其回去等結果,但并未要求其留下相關報案證明,5月10日左右,彬州XX局警官回復表示不予立案,其向彬州市檢察院申請監督審查,現監督審查結果還未做出。原告訴請45萬元并非不當得利款,請求駁回原告訴請。

        經審理查明:2023年4月27日原、被告就彬州演出費用達成一致價格7400元。當日下午原告通過微信向被告支付定金2400元。2023年4月30日凌晨演出結束,2:23原告通過微信向被告支付活動尾款5000元。3:10原告通過銀行轉賬方式向被告工商銀行尾號XXXX的銀行賬戶轉賬45萬元。6:07原告通過微信向被告發送消息顯示“我姐剛問我了,轉賬是怎么回事,金額太大,我沒法交代,趕緊退回來,以后再想其它辦法”。6:13原告向被告發送銀行卡照片一張,并發送消息顯示“建行原路返回,第一時間給我回信息,XXXXXXXXXXXX0000,王某某”。6:28再次發送消息顯示“轉錯了老大、本應該給你轉5000元、你沒收、我以為給你轉了五百、還欠你四千五、結果給你轉了四十五萬、我喝多了;接電話”,并通過微信撥打語音電話三次。6:55被告微信回復“那會睡著了,我才看到,轉錯了,銀行卡轉不過來,需要U頓,過期了…我只能忙完回用卡去網點轉”。原告回復“嗯嗯,謝謝”。12:43被告收取微信轉賬活動尾款5000元。

        審理中,被告陳述原告轉賬45萬元系原告與其強行發生性關系后承諾給其的補償款,2023年4月30日6:55其微信回復的內容為原告用其手機自行輸入發送。原告對此不予認可,認為其轉賬45萬元系其錯誤輸入,并非對被告的補償款,且被告知曉款項轉賬金額錯誤,因為手機轉賬限額問題,被告同意于2023年5月4日返回西安后,前往銀行網點進行轉賬退回,但卻一直未退。被告對原告所述亦不予認可,認為該45萬元系原告承諾給其的補償款,但后來原告反悔要求其退回,其認為原告涉嫌強奸罪,已向XX機關報案。XX機關未就被告報案事宜進行立案處理,現其正向彬州市檢察院申請監督審查。

        另查,2023年5月2日10:12被告通過微信向原告發送代付17887.24元的鏈接,原告回復“你要是不急的話,等你三號忙完再去實體店給你買,在線給你買可以不?我說到做到,我正兒八經,支付寶淘寶我都沒有”。被告回復“那我用你轉給我的錢支付了”,原告回復“嗯嗯”。10:23被告發送“但是這個化妝品我答應給你買,你肯定買,你就拿我轉過去那個錢你一扣,你給你自己買你一扣啊”。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微信聊天記錄、中國建設銀行轉賬電子回單等證據和庭審筆錄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依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取得的不當得利應返還受損失的人。本案中原告向被告轉款450000元,其中17887.24元用于被告購買物品,該款項原告亦同意被告從轉賬金額中扣除,剩余432112.76元被告辯稱系原告對其的補償款,原告對此不予認可,現被告提供的證據無法證明其主張,原告請求被告返還該款,本院予以支持。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被告某返還原告王某某不當得利款432112.76元。

        二、駁回原告王某某的其余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書指定的期間履行上述金錢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已減半收取為4025元、保全費2770元,共計6795元,由原告王某某負擔295元,被告楊某負擔6500元(此款原告王某某已預付,由被告楊某在支付上述款項時一并支付原告王某某)。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陜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也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陜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在線提交上訴狀。

        審判員  焦穎茹

        二〇二三年八月十日

        書記員  張羽佳


        聲明: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利于普法之目的。本網部分內容可能涉及轉載或摘錄于網絡,但并不用于任何商業用途。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經本網核實后將會第一時間做刪除處理。
        上一篇:彩禮會被認定為無條件贈予的財產嗎
        放荡的女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