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人民法院木樂人民法庭聯動當地司法所、綜治中心、婦聯組織,通過情法并用的方式,成功化解一起涉撫養費糾紛。
今年17歲的小花(化名)和15歲的小?。ɑ运麄兊挠H生父親去世后,跟隨繼母劉某生活,但因為撫養費的問題,孩子們與繼母之間發生了糾紛。小花、小健甚至一怒以下將劉某趕出了家門,其家族的人員也對劉某不待見,一度讓劉某無家可歸。當地司法所、綜治中心、婦聯組織為此開展了多次調解,但均沒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為了修復家庭關系、彌合家庭矛盾,當地司法所、綜治中心、婦聯組織聯系木樂法庭,希望該庭可以發揮調解優勢,共同形成工作合力,聯動化解糾紛。為此,該庭立即派出骨干法官干警到現場參與開展調解工作。
經過現場深入了解,干警們獲知,原來是自從小花和小健的親生父親去世后,劉某沒能根據家庭的經濟情況規劃消費支出,導致小花、小健的學費、生活費等出現了無法負擔的問題。雖然地方司法所及綜治中心已經做了大量工作,劉某也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并愿意改正問題,但是小花和小健依然不能放下心中的芥蒂,擔心劉某以后仍舊花錢大手大腳,不知節制,執意要把劉某趕出家門。
找到糾紛的“癥結”所在,干警們通過“背對背”調解的方式,從情理、法理上向小花和小健進行講授,又著重對劉某進行了教育及批評,最終雙方達成了一致協議,小花和小健愿意給劉某改過自新的機會,劉某也表示會盡自己最大努力撫養小花、小健直至獨立生活,雙方均表示以后一定會和睦相處。
小案件關于大民生,小法庭彰顯大“楓”景。木樂法庭每年辦理的案件中,“小案”占據相當的比例,但該庭深知每一個“小案”都關乎這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的命運,因此,該庭立足審判職能,以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為目標,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化方式,融入每一個案件中,堅持調解優先,加強矛盾糾紛的預防化解工作,推動矛盾糾紛的源頭化解、訴前化解、實質化解,切實回應群眾司法需求。